两个“工具人”串起整部剧?相比双视角,《相遇别离》他们最厉害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多年前臧克家的这段话,用在《相遇别离》两个配角身上再合适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活"法不一样,始终活在兄弟们心中的孙嘉遇是动力也是榜样,而未能善终的毒贩湛羽成了最让人惋惜的存在,久久无法忘怀。
某种程度上看,说"二子"孙嘉遇和湛羽是"工具人"并不为过,这两个始终活在男女主回忆里的人物推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却又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以悄然下线的方式帮助男女主完成认爱和蜕变之旅。虽然都未能善终,但他们却也"赢"了,始终被记住和想念。
孙嘉遇作为"工具人"的属性很明确。孤儿出身的他除了武警部队的兄弟情没有任何感情牵绊,在执行任务途中意外被杀也没能参与后续的事件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提早退场的"二子"没用,他的牺牲成了程睿敏和严谨的"心病",也因此在退役后,严谨义无反顾成为警方卧底,自愿深入贩毒集团搜集证据。换言之,是孙嘉遇引严谨重回缉毒一线。
相较孙嘉遇而言,湛羽的"工具人"身份则隐蔽得多。乍看去,很容易把湛羽当成严谨和季晓鸥间的"第三者",但其实湛羽根本算不上男二号,他最多算是个串场的主要配角。
在知晓他毒贩身份的严谨和始终把他当成上进的小提琴手的季晓鸥之间,湛羽轻松通过认知盲区挑起了矛盾,惹得严谨妒忌发狂,但其实细品在感情线上湛羽始终是个"外人",季晓鸥只把他当弟弟,严谨爱屋及乌也想拉他回正途,"插足"失败。
化身毒贩KK,湛羽则凶狠和狡猾得多,成功骗取上线和严谨的信任后,因母亲病重而出卖情报,成了严谨最大的助攻和最潜在的风险,还连累程睿敏被撞昏迷。但活着的时刻,湛羽其实也只是"工具",他并没有真正威胁严谨,甚至在即将暴露之际还用生命护住了严谨。
如果说孙嘉遇的存在是起因,那么湛羽的出现只能算催化剂,在他们共同的作用下才将单纯的缉毒线转化为凶杀和缉毒双线。
孙嘉遇被害之初,严谨就曾被列为怀疑对象,而湛羽的死就更离奇,直接在严谨家附近被肢解,并留有严谨的皮屑组织和打火机,再次将其杀人的嫌疑坐实。两大工具人合力差点将"缉毒英雄"严谨变成杀人嫌犯,将悬疑的矛盾冲突扩大到无限,增强了整部剧的张力。
除此之外,孙嘉遇、严谨和程睿敏这条线连起来,将《相遇别离》这部剧的缉毒+悬疑部分做了扩大,而湛羽、季晓鸥和严谨的感情纠葛,以及后来因查案被卷进其中的赵廷辉间的多角关系又将感情线丰盈,从侧面点了爱情剧的主题。
很多人都被《相遇别离》前14集中的双视角叙事所折服,的确这是一次大胆而新颖的尝试,面对观众日新月异的需求,导演、编剧、制片人选择用大胆创新,去讲述这份别样相遇别离中的明媚与深沉,确实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
但在小编看来,这绝不是《相遇别离》的唯一看点。一部好作品的诞生要依赖强大的专业团队,遵循严格的工业流程。从剧本到选角、勘景、导演、表演、后期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可是能把两个只活在记忆中的"工具人"都用的如此淋漓尽致,巧思设计来侧面烘托主题,这才是《相遇别离》见真功夫之处。
《相遇别离》这部剧的制片人陈荟槿与导演曹译文都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影视人,他们坦言在这部剧的创作途中"大家现在还在一个爬梯子的阶段,在慢慢地向国际化的工业流程靠拢的阶段。"但不得不说,这些尝试出乎意料又让人眼前一亮。
1月10日是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值此之际重新品读《相遇别离》,严谨作为一名曾经的缉毒警察的那句"一日为警,终身为警"的信条更让人动容。
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创新性地满足了新一代观众的口味与期待。先网后台,正在CCTV-8经典剧场热播的《相遇别离》,值得二刷甚至多刷!
![]()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