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为纽带,《似水流年》香港电影展开幕

6月23日晚,“广影湾·湘江风华-香港电影展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在广州开幕。严浩执导、斯琴高娃主演的香港经典电影《似水流年》这为展览拉开了序幕。此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从湾区出发,辐射全国,推动以光影为纽带的文化湾区建设。
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了开幕式。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张海燕、全国政协广东省委委员、香港澳门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创始主席廖一曼、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齐海、陶冶、,广东电影人协会会员、广州大学大湾区影视研究院院长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张海燕分享了他对粤港电影融合发展的期望;廖一曼提出,大湾区的电影交流将促进粤港青年电影人之间的更多合作;齐海分享了开幕影片《似水流年》背后的创意故事;陶冶提出,广东电影可以挖掘当地粤剧和动画的潜力。
开幕式:谈广英湾区和湘江风华
广东省电影局、香港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文联领导,展览活动配套单位代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协办方和主办方,香港驻粤相关机构代表,广东电影业相关人士及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广东电影局局长表示,“广影湾区·湘江风华-香港电影展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活动是粤港开展电影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大湾文化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地区随着粤港澳电影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电影资源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的整合,大湾区电影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希望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粤港澳之间搭建更加坚实的文化交流桥梁,共同为“一国两制”的稳步深入实践谱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总监曾兆学和中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秘书长兼党组秘书长严少飞分别代表创意香港和中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发表视频讲话,为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祝贺展会成功举办。
曾兆学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此次展览能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电影的交流与合作。“在展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奋斗的香港、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和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香港。这不仅是“一国两制”伟大政策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也是一代香港人秉承狮山精神、勤奋工作、共同成就的成果。”
严少飞在致辞中表示,粤港电影合作与融合不仅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格局,也为包括香港电影在内的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文化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电影人协会将一如既往,积极推动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交流与融合。希望粤港两地电影人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创作更多弘扬中华精神、传播中华价值观、凝聚中华力量、不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6月24日起,“广影湾·湘江风华-香港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电影展”将先后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和中山举行。过去两个月,共有12部香港经典电影参展。
2、名人表示:粤港电影交流前景广阔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张海燕:
大湾区电影有望成为中国电影业的第三极
关于大湾区电影的整合发展,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张海燕指出,大湾区拥有最大的电影市场,未来电影拍摄和创作潜力巨大。“我一直对大湾区电影产业的互补性和整合性持乐观态度。我也相信,在未来,大湾区电影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现在有了北京和华东,大湾区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第三极,而这个解放军ce将成为一个全年都可以拍摄的地方。我们现在拥有最大的市场,未来我们将拥有最大的拍摄目的地和摄影阴影基地,难道我们不期待第三极的出现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委员、香港澳门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协会创始主席廖一曼:
大湾区电影交流促进粤港青年电影人合作,助力影视业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委员、香港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协会创始主席廖一曼表示,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契机,举办本次电影展,更多观众可以欣赏香港经典电影。
近年来,大湾区电影领域的密切交流也将鼓励更多粤港两地从事电影业的年轻人开展合作,这将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齐海,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
打开胶片《似水流年》这是广东和香港电影制片人早期合作的典范
全国一流的电影文学编辑齐海认为,香港电影人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而内地有着丰富的创意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粤港电影合作前景广阔。他还分享了开场影片《似水流年》幕后故事:当时的制片人夏萌希望找一位大陆编剧来写一个主角从香港回到广东老家的故事。在朱颖电影的推荐下,孔良担任编剧。结果,他不负众望,写了一部轰动的作品。这部电影也成为粤港制片人早期合作的典范。
广东电影人协会会员、广州大学大湾影视研究院院长陶冶:
粤语电影可以挖掘本地粤剧和动画的潜力
广东电影人协会会员、广州大学大湾影视研究院院长陶冶表示,粤港电影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是自然的。“我们不仅有着相同的文化,而且喝着相同的河水,有着相同的饮食习惯,有着相同的语言和文化。因此(从地缘政治电影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有必要高度认识粤港之间的电影创作、电影文化和电影人才交流。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做得很好。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应有义务。
"
此外,陶冶还提出,广东电影可以继续挖掘潜力,引进优秀企业,结合当地粤剧特点,立足写实创作,发展动漫产业。“首先,继续引进优质公司。例如,博纳,《中国医生》事实上,它是由博纳广州分公司生产的;另一个是结合我们独特的地方文化,如粤剧。如你所见,近年来,我们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白蛇传·情》《南越宫词》《刑场上的婚礼》,这些都是依托我国独特的地方文化剧种取得的突破;另一个是回到最现实的生活水平,在小规模电影中努力。例如,那些获得金鸡奖最佳儿童电影奖的人《点点星光》,和优秀的电影《小伟》,它们都是反映真实感受的电影,都是基于本土创作的;我国政府也做了大量的指导和倡导,为孵化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最后,我们应该提到当地的优势,比如动画。广东动漫产业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0%。为了保住领土,我们需要取得进一步突破。《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贝肯熊》《潜艇总动员》《熊出没》这样一批动漫企业已经形成了广东动漫相对较大的IP矩阵。现在我们的动画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突破的一个点,以形成一个全球和世界级的IP。"
编撰:南都记者林文奇中新实习生陈培汉黄璐
视频:南渡记者朱
![]()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