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喜剧拍出了库布里克的高度

雅克·塔蒂
浑身都是戏的雅克·塔蒂
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情人》)曾说过,“我鄙视所有活着的导演,除了让-吕克·戈达尔和雅克·塔蒂。”比起被后世顶礼膜拜的新浪潮旗手戈达尔,雅克·塔蒂却显得低调和内敛,犹如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形象——于洛先生一般,悄无声息,却敏锐洞察着时代变迁留给人们的微妙痕迹,再用幽默的笔调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他不像卓别林那么疯癫,不像基顿卖命的特技表演,只是用优雅又不合时宜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征服观众,简简单单的动作就把观众逗的哄堂大笑,创造出了默片式的现代喜剧电影。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就继承了他的衣钵,延续着这种喜剧表演风格的辉煌。
巴斯特·基顿、雅克·塔蒂、哈罗德·劳埃德三位喜剧巨匠的珍贵合影
而作为导演,雅克·塔蒂又是喜剧电影的革新者,无论是乡间还是都市,他都注重用电影空间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甚至为了拍摄,影痴雅克·塔蒂不惜搭建了一座城市,尽管这让他付出了破产的惨痛代价。
为做喜剧人与显赫家庭决裂
幼年塔蒂
雅克·塔蒂的姓氏Tati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法国姓氏,翻开塔蒂的家谱,你就会发现他的祖父曾是沙俄驻巴黎大使馆的武官,家族的传统姓氏为Tatishchev,翻译过来就是塔蒂契夫,一听就知道是传统的俄国姓氏。但家族的显赫背景没有给塔蒂带来多少好运,祖父遭遇一场落马意外身亡,整个家庭也陷入颠沛流离,塔蒂的父亲娶了一位荷兰意大利的混血女子MarcelleClairevanHoof,这便是塔蒂的母亲。
塔蒂的祖父家经营着画框生意,与大名鼎鼎的画家梵·高交往频繁,塔蒂的父亲Georges-EmmanuelTatischeff也进入了丈人的生意,家境也由衰转盛。少年时代的雅克·塔蒂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参军和家族生意的历练也让他的眼界较同龄人更加开阔,身上的喜剧表演才华也逐渐展现——他总是能够用肢体语言逗乐橄榄球队的队友。
走上导演之路
30年代,雅克·塔蒂明确了自己实现的表演追求的理想,但家族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这位身高190cm的“巨人”心意已决,为此不惜与整个家族决裂,彻底走上喜剧艺人的道路。
在出演了一系列短片之后,雅克·塔蒂开创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将自己的事业重心彻底转移到电影表演上。1947年的雅克·塔蒂自导自演了16分钟的短片《邮差学校》,这部影片普遍被认为是他奠定个人表演风格的一部影片,塔蒂饰演了一位邮差,镜头展现了他的日常工作,不合时宜的肢体语言营造的喜剧效果,通过他的巨大身躯得到强化。这一时期塔蒂还遵循着默片喜剧的诉求。
《节日》剧照
短片的成功让塔蒂有了拍摄长片的信心,他延续了中的人设和题材,拍摄了自己的长片处子作《节日》,小镇邮差在展览会上看到了美国邮政如何进行训练的影片后,东施效颦模仿了起来,塔蒂仅仅依靠一辆自行车就撑起了影片的全部笑点,夸张的肢体语言、动画片式的欢快节奏得到延续,此外塔蒂还加入了法国式的田园情调,塔蒂式的人道主义关怀初次彰显。
如果雅克·塔蒂继续沿着的喜剧路子发展,很有可能成为继马克斯·林戴之后,又一位像卓别林一样伟大的法国喜剧人,但如果这样的话对于电影和观众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损失。这样说并非贬低卓别林和他的传统默片喜剧,而是喜剧电影将会失去(至少是延缓)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
《节日》彩色剧照
在大获成功之后,塔蒂并没有为了票房重复和模仿自己,而是用了四年世间潜心考虑自己的电影追求的下一步该朝哪个方向迈进,而他选择了当时看来最激进的方式,拍摄了颠覆性的喜剧电影。
“于洛先生三部曲”成就影史地位
大名鼎鼎的于洛先生登上电影舞台
雅克·塔蒂脱下了邮递员的制服,穿上一件浅色风衣,叼着烟斗,手中紧握一把雨伞,尽管大多数时候他并不真的需要它。这就是雅克·塔蒂塑造的最为经典的银幕形象——于洛先生。在这部电影里,塔蒂塑造了这么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始终保持优雅的传统法国人,影片也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突出环境对人物行为的影响,用持续的幽默片段结构全片。至于为何叫于洛?这只是雅克·塔蒂用了一个老街坊的名字!
中,塔蒂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出色,他甚至在影片中展示了自己的体育天赋,对肢体语言的控制和设计也可以让人肯定他对滑稽默片的继承,但在影片的整体风格上又呈现出了巨大的突破性。
塔蒂与马龙·白兰度业务交流
这部影片确实是一部有声音的默片,于洛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其他路人角色的台词也没有对情节产生任何的推动作用,对于而言,声音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声音,是用听觉器官对电影之间最直接的感知,而非用语言来承载电影的叙事作用,这是雅克·塔蒂对电影声音的创造性利用。
在艺术上极具开创性,成为后世许多电影导演、喜剧演员、电影研究者反复研究的对象,“巨蟒”喜剧团的特瑞·琼斯就曾坦诚表示,这是一部难得优雅的喜剧电影,而“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则称赞影片为“有声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雅克·塔蒂电影生涯的最高峰那就太小看这位喜剧匠人的才华了,事实上这只是“于洛先生”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我的舅舅》中著名的“玩具屋”
是雅克·塔蒂在1958年推出的下一部电影,与上部电影相隔五年,在这五年中他遇到了生意上的纠纷、严重的车祸,这些都没有阻碍他的艺术生涯,反而让他拍出了比更加大胆、更加深刻的作品!
的主角依然是那个优雅又搞笑的于洛先生,这次他将在巴黎老城区与现代化都市区之间迂回冒险,见证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后带来的种种不便,以及对昔日生活方式的恋恋不舍。影片中的现代生活方式充满着自动化的设备,虽然看起来方便却总是让人手忙脚乱,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们甚至用塑料花代替真花送人,浪漫情怀沦为冰冷的工业产物。
《我的舅舅》中利用空间和调度完成幽默的讽刺
塔蒂上了电影大师费里尼的车
此时的雅克·塔蒂走上了人生巅峰,他的电影几乎让所有人满意——无论是影评人、观众、还是奖项评委,他的野心也更加庞大,下部作品将会是一部没有主角,没有故事,只有环境和复杂调度纯粹的喜剧电影。
为了拍摄,达到未来世界都市的奇观,雅克·塔蒂甚至搭建了一座迷你都市,这里有摩天大楼,有玻璃透亮的办公室,有马路街道,还有形形色色的来往人群,而这一切背后自然是高昂的影片拍摄成本,除此以外,雅克·塔蒂还坚持使用70mm胶片拍摄影片,而那时候大多数电影院的放映设备并不支持这个版本的放映,影片的初剪版本长达155分钟,虽然后来又推出了一个更符合电影市场的126分钟版本,但影片的票房成绩惨败。
晚年无片可拍,《魔术师》再现塔蒂身影
《交通意外》剧照,于洛先生的落幕
《游行》剧照
1974年,雅克·塔蒂拍摄了人生中最后一部影片《游行》,这部影片是一部电视电影,由瑞典电视台赞助拍摄。影片中雅克·塔蒂本色出演,镜头纪录了马戏团台上台下的精彩表演,非常纯粹的纪录了已是满头白发的雅克·塔蒂作为喜剧巨星的精彩演出,这样的落幕或许是对他艺术生涯的最好总结。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雅克·塔蒂还渴望着重回大银幕,最后一次施展自己的艺术野心。影片被命名为《困惑》,故事与一样发生在未来的巴黎,现代化的媒体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影片的剧本创作已经完成,但直到塔蒂1982年离世,影片也没有机会投入拍摄。
《魔术师》中致敬《我的舅舅》中的一幕
而雅克·塔蒂的另一个剧本《魔术师》,被法国导演西维亚·乔迈拍摄成了同名动画电影。影片牵扯到被雅克·塔蒂抛弃的私生女等丑闻,这位艺术大师用剧本的方式对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表达了懊悔。
塔蒂的电影生涯里留下的作品寥寥,但每一部都几乎赢得了后世的认可,就如特吕弗所言:“一部布烈松或塔蒂的电影,必然是一部出自一位天才的作品,只因为一个单独、绝对的权威,从开场即强制执行,直到剧终。”他竭尽全力在逗笑观众的同时,也将自己眼中的世界交给了观众,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在银幕上书写着法式的幽默与思辨。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
![]()
-
推荐资讯